|
讲到苏州竹刻,盛丙云是不该被遗忘的。 盛丙云(1909-1968)原名松,又名秉筠,浙江嘉善陶庄人,1926年到上海从书画雕刻家张石园先生学习竹刻。 张石园(1899-1959)武进人,擅长山水,作品工整森秀,笔力劲硬,书法深具功力,对金石亦有研究,是名符其实的“清客”(指文人刻竹)。 盛丙云外拙内秀,悟性特高,不长时间就掌握了竹刻秘诀。受老师张石园先生熏陶,对书画艺术也逐渐入行。学成后就在张石园处刻扇骨、臂搁等谋生。 1937年“8·13”日寇进攻上海,盛丙云随逃难人群逃离上海,返回老家以刻竹镌木为生。然老家毕竟地窄,承揽刻件难以为继,1939年又去张石园处。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,局势骤紧,他又一次返乡。 在沪期间,通过张石园先生介绍,盛丙云结识了吴湖帆、江寒汀、唐云等国画大师,为他们刻红木、紫檀书画盒盖,他们亦为他在扇骨、臂搁上题词作画,让他镌刻。 吴湖帆不愧为大家,见盛丙云虚心好学,就对他讲笔法与刀法的推进关系,并将家藏历代竹刻出示来印证说明,盛丙云就此技艺大长,所以他对吴湖帆亦以师长礼之。 1956年盛丙云又去张石园处刻竹,仍请几位大师为他在竹上绘稿。有些作品拓片曾刊登于《文汇报》、《解放日报》、《新民晚报》副刊上。王世襄所著《竹刻鉴尝》收录了由江寒汀绘,盛丙云刻的《鸳鸯芙蓉》臂搁拓片,作品精致生动,情趣盎然,画得好是其一,但也得力于盛丙云高超的刻功。他完美地表达了江老的画意。 盛丙云竹木雕刻俱佳,阴刻阳刻皆精。作品严谨、精致,稿子大部分是一流画家所绘,经他指灵刃巧一刻,艺术水平极高。 1957年经师兄徐绍青介绍,他到苏州红木雕刻厂工作,后转入扇厂专事刻扇骨,1965年调入工艺美术研究所刻竹。 盛丙云大半生生活在战乱动荡年代,生性胆小。出于对平安的祈求,在老家曾误入旁门左道。解放后这旁门左道被定为反动会道门,所以思想负担一直很重,1968年不堪“文革”重压而自尽,追随恩师吴湖帆去了。尽管造反派要将他“批倒批臭”,但具有讽刺意味的是,“文革”后期要展示所谓“成果”,仍将他的竹刻作品送省里展出。可见任何人也无法抹杀他的艺术成就。“四人帮”铲除,他也得到了平反昭雪。 盛丙云的作品除私人收藏外,苏州工艺美术博物馆收藏一部分,一部分由文物商店收藏。
|
|